網球場的路上

2019/01/23

網球選手的握手


網球比賽結束後,選手們會在球網前握手,這是網球場上的禮儀之一。不過仔細看,他們握手的方式並不是我們熟悉的那種握手。


當今職業選手們(不論男女)握手的方式,是彎起前臂讓手腕高於手軸,他們的握手更像是在比腕力,在英文裡也稱這種握手為 arm-wrestle handshake。

比腕力式的賽後握手也算是現代的流行。附上一張1985年馬克安諾與藍道的賽後握手做對比,當時他們使用的還是我們常見的伸直前臂的禮儀式的握手。


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網球選手們的握手變成現在這樣?

BBC曾有一篇文章猜測,握手方式的轉變可能是受到1987年阿諾史瓦辛格主演的電影《終極戰士》的影響。在電影中有一幕阿諾就是以這種比腕力式握手來和老友打招呼,導演裡還特別給兩人粗壯的手臂一個大特寫。隨著這部電影的好票房,這種握手方式也跟著爆紅,在當時掀起模仿熱潮。

儘管轉變的原因只是猜測,不過時間點差不多就是在那個時候。找找老照片也會發現,網球選手們的握手大約就是在1990年前後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如今的職業選手幾乎全都採用這種比腕力式的握手。從球迷的視角,這樣的握手,除了是賽後的禮儀,更是傳達出雙方相敬相惜的肢體語言。既然選手們都是這麼做,我們也一起這麼做吧。

圖片來源:https://goo.gl/KrPNHk
https://goo.gl/jd52VV

2019/01/18

身為獨子的網球弱點 - 同理心

之前寫了一篇《世界第一,很少很少是獨子》,因為自己也是一個獨生子,藉此回想一下自己的競技心態。

記得有位老師曾說我的比賽呀,開始總是打得不錯,不過一但領先了就會開始心軟。確實在領先的時候,我的同理心常常會莫名開啟,彷彿擔心對手會因為輸球而崩潰。於是我開始關注對手比關注起球還來的用心,最後常常反倒是自己輸球。

是因為獨生子從小就不需要和兄弟姊妹爭搶,少了練習的機會,所以對競爭陌生,甚至莫名?
總之,我的自我發現是,儘管我的球技(曾經)不算太差,不過戰績挺差。我呀,就是那種適合練球不適合比賽,就是不會成為球王的那種獨生子。

世界第一,很少很少是獨子

最近發現,在過去20年之間登上過ATP球王寶座的選手總共有11位,其中沒有一位是家中的獨生子。如果是過去30年,則總共有過21位球王,其中也只有2位獨生子(藍道和貝克),佔比約9.5%。



過去20年登上過男子雙打球王寶座的總共有22人,找得到的資料裡沒有一位是家中的獨子。佔比可能是0%。而當今ATP單打排名前20的頂尖選手裡也只有一位是獨生子(Grigor Dimitrov),佔5%。

在女子網壇,過30年之間曾經當過球后的選手有22位,其中只有2個獨生女(辛吉絲和莎拉波娃),也只佔9%。



是因為只有一個小孩的家庭本來就少嗎?不,其實很多。查了一下資料,過去20年在歐美有小孩的家庭裡,只有一個小孩的比例維持在40%以上,且逐年攀升。以2016年歐盟的資料,家裡有0~24歲孩子的家庭,只有一個小孩的比例是47%,這個比例在美國2016年的資料上也是在42.5%左右。近期在台灣和歐美城市,甚至有高達50%的家庭裡是只有一個小孩的。
儘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的小孩總數比獨生子的總數多,獨生子的機會沒有想像中的大。沒錯。所以以歐盟2016的數字再估算一下,獨生子的總人數約27%。27%還是與之前的10%有近三倍的差距。

那麼,為什麼獨生子很少會是球王球后呢?他們是不是真的缺少了什麼特質?或者,他們都跑哪去了?下一個登上世界第一的獨子會是誰呢?還要等多久?

我覺得這是個有趣的現象。就繼續觀察吧,看看在當前一個小孩的家庭越來越多的趨勢下,網球頂尖選手裡是不是還是很少是獨生子。

球王與我們都有的恐懼 - 自我設障

在心理學的書上讀到前球王馬可安諾:

美國CBS的《六十分鐘》節目曾訪問馬克安諾(John Mcenroe,圖右),主持人提及馬克安諾有一陣子表現不佳,另一位名將藍道(Ivan Lendl,圖左)卻打得很順,馬克安諾回答說自己終究比藍道更有天份,藍道的排名較高「只是」因為練球較勤。


馬克安諾的這個行為在書中稱為「自我設障」(Self-handicapping)現象。「自我設障」指的是設法替自己的表現找理由,藉此左右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比方,事先提出自己面臨的不利狀況,替之後的失敗找藉口,講得像是任何人碰上這種狀況都不免面臨失敗。馬克安諾宣稱自己打混不練球(不論是真實的或是造假),不僅可以避免別人認為他的才華不夠,也可以避免自己這樣覺得。

書中提到,綜觀自我設障,背後的原因在於在某些領域(比如職業網球)不只要求「優秀」,更要求「卓越」,至少看似卓越。可惜卓越往往無法單靠努力,還得依賴天賦,因此要是無法擠身頂尖,至少得讓別人認為自己是受障礙所累,否則也能表現得出類拔萃。從這個角度,或許就能同理為什麼被稱讚極具天賦的選手,有時反倒容易被「天賦」綁得無法動彈,自陷於封閉之中,深怕搞砸完美形象。

對於自我設障我們都很熟悉,「我好久沒打球了」、「我昨天晚上沒睡好」、「我的球拍線好像掉磅,感覺不太對」......對於這些我們多半並不相信,反倒認為是在裝模作樣,而且裝得不像。難道我們會因爲藍道比較認真而降低對藍道的評價,因為馬克安諾比較打混而提高對馬克安諾的評價?不會的。心理學的研究也發現,多數自我設障做法往往不太管用,影響他人觀感的效果不如預期,造假的藉口會被看穿與忽視。

採取自我設障策略的人實際上是深信,如果自己認真,卻還是輸了,那就問題大了。在《比賽,從心開始》中,作者高威(Timothy Gallwey)認為這種恐懼來自於錯誤地以為自我的價值是建立在自己相對於對手的表現上,害怕輸球的結果會貶低自己。

恐懼不會消減,但勇氣可以增加。在我常去的球場有一個很在意輸贏的球友,他也有一個很特別的方法可以幫助自己面對輸球的恐懼。每一次當他輸了比賽,在與對手網前握手的時候,他都會和對手聊一聊自己的優點(我覺得他應該沒有意識到自己總是這麼做),比如他會說:「我的速度還是很快」...儘管這樣的對話很奇葩,但對手大都懂得做人的道理,也都會點頭附和(心理學研究也證明人們多半不願表達異議)。以結果論,儘管這位球友討厭輸球,但卻不害怕輸球,他越來越堅強,甚至熱衷於挑戰比自己強很多的對手。

在英文裡有個單字「sneaky booker」,指表面不用功但私下偷讀書的傢伙,在網球場上也有這樣的player。之前我們很少理會他們的藉口,不過現在讀完了這篇,幫助我們了解面對自我設障,同理心才是關鍵。下次當聽到有球友開始陷入找藉口的習慣的時候,跟他講講球王馬克安諾也有的恐懼吧。育兒書上看到專家們的建議是,對他說:「沒有關係,我了解你的心情,而且很愛你。」給他一個擁抱。

網球場應該是個專注於當下的地方,你身邊也有需要「擁抱」的朋友?歡迎分享給他。

(註:馬克安諾和藍道在1980-90年代間都曾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的球王寶座。)

圖片來源:http://www.stevegtennis.com/…/ivan-lendl-vs-john-mcenro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