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場的路上

2021/08/24

「不要過網擊球」,一個如何建立良好關係的提醒

最近看到一段討論關係(relationship)的對談,用「打網球」和「球網」來做比喻,很有啟發,與大家分享。


一開始,與談者們先花了一點時間,解釋我們在互動中的三個事實(reality)。他們說道,在每一次人與人的互動中都有三個事實同時存在,分別是「我的意圖」,比如現在我的意圖是,想清楚的分享這個資訊給你,或者我希望我對你有幫助;第二個事實是「我的行為」,比如我是怎麼做,我怎麼說,用詞、語氣等等;最後,第三個事實是「對你的影響」,比如你覺得有意思,或者無聊。

在每一次的互動中,我們各自都只知道三個事實中的其中二個事實。對我來說,我並不知道第三個事實,也就是這次互動「對你的影響」,而對你而言,你不知道我的第一個事實「我的意圖」。

與談者們說,有時我們的溝通之所以僵持,關係之所以造成傷害,是因為我們忘了什麼是自己知道的,和什麼是自己不知道的事實。我們忘了留在自己知道的事實裡互動。

如何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他們提出了一個「球網」(Net)概念。

我們可以把互動想像成打網球,在這個網球場的中間,有一個球網,架在第一個事實與第二個事實之間,也就是「我的意圖」和「我的行為」之間。打網球的時候,我們和對手各在球網的兩邊,我們不能跨到對方的場上去打球,我們不能「過網擊球」(over the net),在關係中也是如此。我們不能過到自己不知道的那個事實裡去回應或評論,我們必須留在自己的場打球。

與談者說了一個自身的例子,她說她的老公之前工作回家後會攤在沙發上看報紙,當她和老公說話的時候,老公還是盯著報紙,只是嗯嗯的回應。於是她說:「你沒有在聽!」「你沒有在聽!」就是過網擊球了。

與談者接著解釋,她不是她的老公,她不知道老公有沒有在聽。但當她說的是「你沒有在聽!」的時候,老公反而會回說,我有呀!妳說妳帶孩子去學校忙了一整天....。她聽了只會更加生氣。

後來,她慢慢開始學會說:「老公,當我在講話的時候你沒有看著我,我得到唯一的回應只是嗯嗯嗯的時候,我覺得我的話沒有被聽到。」這才是在自己的球場打球,在自己知道的事實裡溝通。

在溝通時,尤其是在矛盾的時候,我們需要記得自己不是對方,不可能知道對方的意圖,如果總是過網擊球,互動很容易變成相互指責、各自辯駁的爭執,越來越無效,關係也越來越遠。

不要過網擊球,留在自己的球場,說自己知道的事實。這段對談來自史丹佛大學的 David Bradford 和 Carol Robin 教授,主持人是英國的 Rangan Chatterjee 醫生。

如何建立良好的關係,用球網和打網球來作比喻,是個很有畫面感的提醒。「不要過網擊球」,希望對你也有啟發。

--------------------------------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wimbledon/

有一天這一切都會有意義


「我知道我是誰,我不會再給自己太大壓力。沒贏得大滿貫也沒關係,我 OK 的。」基里奧斯(Nick Kyrgios)在溫布頓的記者會上說。其實類似的話他之前也挺常說的,不過,最近剛好在一本書中讀到一段描述,覺得有趣 ——

書裡寫:「我們相信他的大部分頑固、驕傲或不講理的行為是他用來建立自己,增加安全感的努力。當他說某項挑戰『太容易了』,我們可以確信他是想掩蓋它,事實上對他是個『難題』。」

這是在《你的六歲孩子 - 鍾情而反抗的年齡》裡的一段,是不是很像基里奧斯。

再看另一段:「我們得提醒自己,六歲的孩子的粗魯、吵鬧、調皮,並不是他故意使壞。有那麼多的事情他都想去嘗試,而並不是每件事情都有好的結果。他什麼都想做得最好、成為第一;他也想被愛、被讚美;他對任何失敗都難以忍受。」

之前寫過一篇文關於「自我設障」(Self-handicapping),說到前球王馬克安諾也曾在訪談中宣稱自己打混不練球(不論是真實的或是造假) - 如此,不僅可以避免別人認為他的才華不夠,也可以避免自己這樣覺得。

自我設障,我們多少也都會,背後的原因來自於錯誤地以為自我的價值是建立在自己相對於對手的表現上,害怕輸球的結果會貶低自己。從這個角度,或許我們也能同理為什麼許多被稱讚極具天賦的選手,有時反倒容易被「天賦」綁得無法動彈,自陷於封閉之中,深怕搞砸完美形象。

外界總喜歡以「壞小子」來形容基里奧斯,但是我一直覺得基里奧斯是一個好小孩。從他對社會、對小孩,和弱勢團體的關懷可以看出他的善良。基里奧斯是個好小孩,只是想裝的壞壞的,覺得那樣很有個性吧;或許因為太過於在意他人的「讚美」而「偽裝」了自己。

只是...有些偽裝通常在欺瞞他人之後,終於騙過了我們自己。好小孩被讚美給誇成了壞小子,被誇的更在意勝負而不是進步,變得難以忍受失敗。

於是,「無所謂啦!」成了基里奧斯對網球的態度。

有人說,人不怕失敗,怕的是在不適合自己的地方得到成功。基里奧斯曾說:「我不喜歡網球,但除了網球,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基里奧斯的網球天賦並不是禮物,而反倒是他的債務。

這次在溫布頓的第三輪基里奧斯因傷退賽(如圖)。他的身體最終也承受不住自己的天賦。球評們說那是缺乏扎實訓練導致的。

不過,值得有一點值得開心的是,現在的基里奧斯似乎接納了自己的樣子。

在退賽後的訪談中,或許是隨著年紀和歷練,再加上女友帶來的正面影響,基里奧斯感覺似乎有點改變。現在的他身邊有了值得信賴的人,和來自他們的鼓勵,他變得比較享受和珍惜在球場上的比賽,懂得感謝支持他的觀眾。

「我是基里奧斯,我知道我自己是誰。」基里奧斯說,像是走了段彎路,卻遇見對的人,認識了自己,然後一切就都有了意義。

人們總說要做真實的自己、對自己真誠,我想其中的道理或許就在這裡;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遇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人、事及機會。

最後,如果你也是個「好小孩」,有段話特別想和你分享:

我的一位大學老師最近退休,在給同學們的一封信裡,老師寫道:「無畏於現實」是我在退休之際想與同學分享的一句話。我知道我給這句話時用了多大的力氣才寫出來,可能也給你很大的壓力,因為你、我都暸解現實環境下的種種險惡,但是,如果我們不以「良善」的面相及勇氣去面對,我們將何去何從?

如果你是個好小孩,我想說的是,你真的值得以自己為榮。

圖片來源:https://www.wimbledon.com/en_GB/news/articles/2021-07-03/2021-07-03_nick_kyrgios_third_round.html

現在,就是最好

喬科維奇繼續贏得了今年的溫布頓男子單打冠軍,賽後他也再一次將自己的球拍送給觀眾席上的小球迷 - 我猜想這會成為他的新的慶祝「儀式」。



在溫布頓,喬科維奇已有的冠軍慶祝儀式是吃一口草地球場上的黑麥草(Perennial Ryegrass)。喬科維奇曾經解釋,贏得溫布頓冠軍是他從小的夢想,小時候的他和每個小孩一樣,總想著達成夢想時要做的瘋狂的事,而「吃草」就是他的瘋狂夢想之一。今年是第 6 口了。

2010 年底,喬科維奇說,那是他最重要的轉變時刻。他的身心狀態從那時開始向上提升,也帶動了球場上的表現。而其中關鍵因素之一是冥想。喬科維奇開始接觸冥想,並且把冥想當作每天的例行儀式。

喬科維奇曾說,冥想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它是我每日的必要活動,不僅在訓練中或是在賽場上也是如此。我將冥想的各個方面融入到我的日常,專注於呼吸,正念......它讓我感覺很好。作為職業運動員,我們總是不斷在變動,我們需要在賽場上投入大量的精力、高度的專注,我認為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去放鬆、呼吸、充電,以及專注於自己,專注於當下。

在這次的冠軍記者會上,喬科維奇被問到他在面對關鍵分時,心裡的思考過程。

喬科維奇說,比賽像是不間斷的「活在當下」(stay present)的挑戰。在球場上專注於當下,不追悔前一球、也不擔心下一分,是對他,或許也是對所有運動員們的最大的考驗。

喬科維奇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在關鍵時刻仍夠堅強,能保持專注在每一分的表現。不過,就像麥可喬登說的,我失敗、失敗,一再失敗,那是我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他也是從一次一次的落敗中體驗、學習,才能在壓力下、在期待中,覺知自己的情緒,然後學會將它們轉化爲比賽場上的動力。

所謂未來不迎,當下不雜,過往不戀。活在當下,不只是運動員的挑戰,也是我們每一個想要獲得快樂的人,需要學習的課題。而創造「儀式」是一個被廣為推薦的有效工具。

「儀式」(ritual),源自於拉丁語的(ritus),代表能夠表達意義和價值,並且重複的規律活動。 作家村上春樹曾說:「儀式,是件很重要的事,讓我們對在意的事物心存敬畏,使我們對生活有更深刻的銘記和珍惜。」

喬科維奇給了我們示範。它可以是贏得冠軍後的一口草、一支球拍,可以是每天固定的冥想練習,當然也可以是早餐時的一杯茶,或是睡前的幾頁書。創造一些屬於自己的儀式,幫助我們的身心專注於當下,享受此時此刻。

美國作家懷爾德(Thornton Wilder)有句生動的形容,「我的建議是:別去問緣由,別去問未來何去何從,趁著盤中的冰淇淋還沒融化之前,趕快享用它吧。」

因為「現在」,就是「最好」,快樂的人就是贏家。

圖片來源:https://netherlandsnewslive.com/djokovic-eats-grass-again-and-moves-by-giving-racket-to-little-girl-sport/196063/

我希望我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會關心別人的人

想花一些篇幅聊一聊這一位選手,因為他可能會是下一代的大滿貫冠軍,更因為我覺得他是繼費德勒和納達爾之後,另一位網球界的正面榜樣。從他投入網球的方式,我們也能獲得一些關於快樂與成就的啟發。


他是菲利克斯.奧格 - 阿里辛(Felix Auger-Aliassime),20歲,加拿大人。

作為進入世界前 20 名最年輕的紀錄保持者,阿里辛熱心投入慈善也很超齡。2020 年,阿里辛決定將自己在正式比賽中所贏的每一分,都捐款 5 美元給多哥(阿里辛的爸爸來自多哥,Togo)的小孩,幫助他們上學接受教育,這個 EduChange 計畫到現在一直持續著。

阿里辛的媽媽曾提到,在阿里辛小的時候,有一次他贏得了一場很重要的比賽冠軍。正當阿里辛為自己的表現感到自豪的時候,突然看到比賽輸球的對手在場邊哭,阿里辛立刻跑向自己的球袋,從裡面拿出面紙遞給他的對手。阿里辛的媽媽說,那是她覺得最美好的時刻。

我希望我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會關心別人的人,這是阿里辛的媽媽對他的期待。相似的觀點費德勒和納達爾的媽媽也都曾說過。在她們的眼中,成為一個好人,比成為一個好選手來的更重要。費德勒就曾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深受一句話啟發:「當一個重要的人很好,不過,當一個好人更重要。」

為人善良不見得能成功,但為人善良可以為我們創造一個有助於成功的環境。所謂得道多助。今年阿里辛的教練團新加入了一位重量級的教練 - 托尼.納達爾,也就是納達爾的前教練/叔叔。而這次的溫布頓,阿里辛打進了 8 強,輸給後來的亞軍(也是他的好友貝雷蒂尼,Matteo Berrettini),是目前個人的最好成績。

和費德勒同一天生日(8/8)的阿里辛也和費德勒一樣,是一位懂得表達感謝的選手。

比如這次的溫布頓(如圖),他說,我只是個來自蒙特婁的平凡小孩,現在卻站在溫布頓的第一球場,特別是能在大家的面前,這真是美夢成真,謝謝你們在這裡;感謝你們對我的支持,讓我可以撐過艱難的比賽。感覺到你們也很享受比賽、喜歡在這裡,對我們選手來說是最棒的事了。阿里辛的應答時常為他贏得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心理學家們曾將獲得快樂的方式,簡單歸納為 4 種層次:物質享受、心流體驗、服務他人,以及懂得感謝。不可思議的,年紀輕輕的阿里辛已經讓自己站在一個正向循環中,從網球,甚至從一場比賽裡,擁有得到這 4 種層次的快樂,而後 2 項尤其可貴。

我會希望阿里辛成功。如果有一天阿里辛達到了心中的目標,贏得了大滿貫,或登上了球王寶座,我會真心為他感到高興,因為我想他會是一個好榜樣。

許多時候,當我們問家長們他們對孩子的期待,他們會回答希望孩子快樂有成就。我的體會是,想要快樂,不論是哪一種層次,都需要許多努力和決心。快樂不是目標、不是結果,它是行動中的副產品。而成就,也不是靠一個人可以達成的。人們說,一個人成功,本質的原因,是因為他周邊的人都希望他成功。

想想那些我們會樂於看見他成功的人,通常都有共同的特質,他們為人善良、關心他人、樂於分享。或許我們更應該期望的是我們的孩子能成長為一個會關心別人的人,而我想唯一的作法,就是我們也成為那樣的一個榜樣,成為一個關心他人、樂於分享的大人。

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izoUl848Q

這個實驗,分享給願意改變的人

費德勒、納達爾和喬科維奇,都曾多次提到對方是自己進步的最大動力,是自己能成為頂尖的原因。球王們將「對手」視作推手,是了不起的氣度,也是值得學習的正向態度。


法國思想家福柯(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說:「敵人對我們的評價總是比我們自己更接近事實。」一個運動員在早晨睜開眼的第一刻,就知道有另一個或很多個和自己處在相同水平的運動員也在這個時候睜開眼,甚至 2 小時前就已經在訓練了。當運動員的水平越高,他的對手的輪廓就會越清晰,他們藉由比賽,在擊敗對手的同時,也鞭策彼此成為更好的選手。

最近在《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Think Like A Rocket Scientist)裡看到一個有趣的實驗,對我很有啟發,分享給大家也試試看。實驗開始囉。

實驗的主持人走進房間裡,遞給你 3 個數字:2、4、6。他告訴你這 3 個數字遵循著一個簡單的規則,而你的工作,則是要藉由提出其他由 3 個數字組成的數列,來推演出他的這個規則。當你提出 3 個數字組成的數列後,實驗主持人會告訴你它們是否符合規則。提問次數沒有上限,也沒有時間限制。

你覺得這條規則會是什麼?你會提出什麼數字呢?大部分的時候,這個實驗會有以下 A、B 這 2 種走向。

受試者 A 說:「 4、6、8 」,實驗主持人回答:「符合規則。」然後 A 繼續提出:「 6、8、10 」,實驗主持人再次回答:「符合規則。」在幾個類似的數列都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受試者 A 宣布這條規則是「每次往上加 2 」。

另一種是, 受試者 B 會以「 3、6、9 」開始,而實驗主持人回答:「符合規則。」然後 B 繼續提出:「4、8、12 」,實驗主持人再次回答:「符合規則。」 B 在提出幾個類似數列都得到符合規則的回覆後,他宣布這條規則是「第 1 個數字的倍數」。

受試者 A 和 B 提出的數列都符合規則,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們都錯了。

眞正的規則是「一個遞增的數列」(數字越來越大)。大約 5 人中,只有 1 人能在第一次嘗試中就正確辨認出規則。

那麼,解開這道謎題的關鍵是什麼?成功的受試者和失敗的受試者有何不同?

實驗發現,失敗的受試者認爲自己很快就找到了規則,並且不斷提出能確認他們想法的數列。如果他們認爲規則是「每次往上加 2 」,就會提出像是 8、10、12 或 20、22、24 這樣的數列。每當實驗主持人確認這樣的數列符合規則時,受試者就會越來越有自信,認爲自己最初的直覺是對的,並相信自己走在正確的路途上。他們太專注於尋找符合自己心中規則的數列,因此沒有嘗試用各種方法驗證規則。

成功的受試者則採用完全相反的辦法。與其提出符合心中規則的數列,他們會嘗試推翻自己的假設。舉例來說,如果他們一開始認爲規則是「每次往上加 2 」,那麼他們會提出「 3、2、1 」,而這個數列並不符合規則。然後他們可能會提出「 2、4、10 」。這個數列符合實驗主持人的規則,但是並不符合多數受試者心裡所想的正確規則。成功的受試者是藉由否證自己的假設,以此找出正確的解答。

書中寫道,是的,這個數字遊戲就像是人生的縮影。我們在個人生活及職業生涯中,往往想要證明自己最初的直覺是對的。每得到一次肯定的答案,都會感覺良好,每一個「是」,都會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認定的事實。

但是每個否定的答案卻都會讓我們更接近事實,每個「不」都比「是」帶給我們更多資訊。只有在我們嘗試反駁最初的直覺、而非驗證它的時候,進步才會發生。

有人說隨著年齡到了一個階段,許多人會越來越活的只有自己的觀點,聽不見其他的聲音,只相信自己才是正確的。我想,在自己還會覺得 2、4、6 的實驗有啟發的時候,記下來提醒自己:

費德勒有納達爾,愛因斯坦有波耳( 2 位諾貝爾物理學家),金斯伯格有史卡利亞( 2 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而我,一個普通人,至少也應該在心裡假想一個對立的聲音,對自己的想法提出質疑、否證,推翻自己的假設,才能推動自己不斷的學習和進步。

「我以為我以為的就是我以為的嗎?」,尤其在自信滿滿的時候,我們該問問自己。

圖片來源:https://www.tennisworldusa.org/imgb/64461/roger-federer-2005-miami-final-against-rafael-nadal-was-a-breakthrough-.jpg

美網海報 US Open poster - 2021

今年美網的宣傳海報由美國平面設計師康藍.賈納(Conrad Garner)創作。
海報中將自由女神手中的火把換成了網球拍,火燄成了網球,設計師賈納利用簡單的圖樣 - 色彩明亮、圖像經典、質感復古的組合,詮釋紐約與網球的結合。

美國總統雷根曾在1986年自由女神的翻修落成典禮上說:「我們是自由火焰的守護者,我們把它高高舉起,讓全世界都能看到。」(We are the keepers of the flame of liberty; we hold it high for the world to see.)

美國網球公開賽即將開打,這次,美網把球拍高高舉起,讓全世界都看到。


圖片來源:https://usopenshop.org/products/us-open-2021-theme-art-post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