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奇是匈牙利的一個村。在15世紀,這個村設計並製造出當時最大、最舒服的馬車車廂,聞名全歐洲。當地人將這個科奇製造的馬車稱作科奇車(Koczi szeter),簡稱 kocsi。
科奇車因設計優良傳遍歐洲各國,為當時貴族們所喜愛。隨之,kocsi 這個詞也融入了各國的語言當中。在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叫 coche;在德國叫 kutsche;傳到英國就是 coach,都是指這款馬車。不過,只有在英文裡,馬車(coach)後來還延伸成了「教練」。
其實在英文裡,原本就有一個形容「教練」的專用詞 agonistarch,來自古希臘語的 agonistarkhes,指的是專門訓練他人參加公開比賽的人。不過,現在大多都用 coach。
據說是在1830年代,英國牛津大學的學生們最先開始以 coach(馬車)作為一個動詞,有點類似 carry 的意思,比喻私人家教(private tutor)幫學生準備考試,就像 coach(馬車),快速地、舒服地載著學生朝向他們的目標,通過考試。
值得一提的,在英文裡教練(coach)和老師(teacher)是完全分開的兩個詞。老師是把知識教給你(通常比你厲害)。而教練,原意是馬車,你坐上它,雙方目標一致,他陪著你走到目標,這是教練。
馬車不能告訴你要去哪裡,但是你可以告訴馬車你要去哪裡,馬車可以協助你到那裡。教練不會告訴你要去哪裡,教練是站在我們的角度,知道我們能通過什麼樣的「路」精確地走到下一步。
所有的運動員都會有教練,教練的運動水平不見得比運動員高,但教練會幫他制定計劃,給他鼓勵,幫他打聽周邊的情況,幫他做各種各樣的戰略戰術分析。
當我們重回「馬車」來理解「教練」,那麼教練是什麼,也變得好懂多了。
沒有「目標」,就沒有教練。教練是個工具(沒有貶義),教練的角色是承諾。找教練,不是在找站在我們對面的老師,而是在找一個值得信任的人,這個人可以和我們一起去陌生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