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場的路上

2018/10/02

貧富不均帶來的高齡化網球


納達爾32歲、費德勒37歲、喬科維奇31歲,現今男子職業網壇世界排名前10名的網球選手他們的平均年齡是29.6歲(其中有7位選手超過29歲)。這個平均年齡比起10年前多了3歲,比起30年前多了5歲。而當今網壇前100名的男子選手之中,有40%以上是超過30歲,這個數字相較於10年前多了兩倍半。

職業網壇是不是正進入高齡化?其實沒有。

數據顯示只有前100名的網球選手的平均年齡在過去這幾十年間持續上升。如果把統計範圍擴大就會發現,排名前1000的選手的平均年齡在過去幾十年間一直都維持在23歲左右。所以,準確的說,只有頂尖的職業網球選手他們才有條件進入高齡化。

有許多文章討論過這個現象(為什麼頂尖選手的球齡會越來越長)背後的原因,它們大多是從科技、訓練或飲食等因素來作解釋。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以另一個視角解讀了其中的本質,原因來自「收入不平等」。

以ATP男子職業網壇為例,如果單純計算從比賽中所贏得的獎金(不包含代言費、出席費等場外收入),排名前百分之1的選手,他們的平均獎金收入約為6000萬台幣,而後百分之99的選手的平均獎金所得則是約40萬台幣。差不多只有前百分之10,也就是不到400位的選手,在打了一年的比賽之後可以賺到錢。

附圖是比對歷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總獎金數與歷年排名前10選手平均年齡之間的關係 - 隨著獎金不斷增高,排名前10位的選手的年齡也不斷提高,圖中兩條線的走向幾乎是一致的。近幾十年大比賽不斷提高獎金,造成能打進大比賽的(通常是)前100名的頂尖選手與其餘選手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頂尖的選手可以負擔一整個團隊,他們有(不只一個)教練、體能訓練師、防護員一同跑比賽,他們的身邊有時還有家人、小孩,以及小孩的保姆和老師,他們有營養師,有高壓氧艙(hypobaric chamber)......當受傷時,他們可以好好養傷等到傷勢痊癒再回復出,而其餘大部份的選手們可能只能為了下一站的旅費能忍痛上場比賽。對於百名之外的選手來說,要和頂尖選手拼的可不只是球場上的球技,還有球場下的後勤補給。

數據顯示,每年打進前100的新選手的人數逐年遞減。30年前每年會有30個新人第一次打進世界排名前100名,到現在少了一半,每年大概只會有15個新進百名榜的選手(打進排名前100名才有錢雇教練陪同跑比賽)。在心理學裡提到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簡單的說,就是當一個人在某一方面積累了優勢,比如金錢、名譽、地位,那麼他就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更大的成功。隨著大賽獎金提高,帶來網球界的收入不均和貧富差距,讓頂尖選手們更有資源保有他們現在的優勢,現在看起來,這個優勢足夠為他們抵擋歲月帶來的考驗。

關於比賽獎金的分配,其實ATP等網球協會們早已著手研究改革,他們希望透過制度的設計能確保有潛力、有天份的選手能夠擁有公平的資源證明自己的能力。作為一個簡單球迷,我有一個想法,我希望當我買票進場看比賽的時候,我所付的門票費用可以一定比例的進到我支持的選手的口袋裡。比如,在購票時勾選支持的選手(們),不論他這一場有沒有贏球,都可以拿到來自我這個球迷的贊助獎金。如此一來,選手們參賽時的收入成了「比賽獎金」加「球迷獎金」的總數。選手們照舊在球場上比球技,贏的人多拿比賽獎金。然後,下了球場還可以拼人氣,紅的(到場支持的球迷多的)人多分球迷獎金,多一項收入類型多一些機會,輸家也有人愛(有分紅),或許這樣可以轉變現有的貧富差距以及排名固化。

每一個網球迷們都希望自己喜歡的選手能夠多贏一點(就會有錢)、打久一點(就會變老),對於球迷們來說,職業網壇裡的貧富差距、高齡化,甚至是馬太效應的現象,可能其實就是我們心中秘而不宣的共同期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