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國際男子職業網球聯盟)成立於 1972 年 9 月,最近他們推出邁入第 52 個球季的宣傳影片〈巡迴賽:一場實境秀〉(The Tour: A Reality Show)。非常有趣!
在看影片之前,我們先聊一小段 ATP 的歷史,應該會讓你更感受影片的創意。
網球一開始是貴族的遊戲,1877 年的第一屆溫布頓網球錦標賽也屬於貴族的運動,比賽不設獎金。雖然在 1920 年,網球開始有了職業賽,但為了維護它的高貴氣質,四大滿貫賽依舊拒絕讓以網球為謀生工具的職業選手參加比賽。
1968 年國際網球總會(ITF)迫於壓力與現實的環境,開放職業選手和一般業餘愛好者都可以參加網球公開賽(open),四大滿貫賽也開放職業選手可以參加。這就是後來我們常聽球評們說的網球的開放年代(Open Era)
起初的這些網球公開賽並沒有正式的世界排名榜。可以參加公開賽的人選,通常完全是由賽事的籌辦小組順手捻來,私下決定。另外,還有一種作法,那就是以某段期間贏得的獎金額度為遴選標準。
這兩套系統都會引發爭議。選手有可能就因為長相不好或人緣不佳,結果就被排除。獎金排行法也可能不公平,或許富裕國家決定提供鉅額獎項,遠超過國賽程的實際重要程度。
1973 年 8 月23日,「國際男子職業網球聯盟」(ATP)再也無法忍受傳統主觀作法。他們設計出點數系統,來做選手「客觀」評比。這也是數學模型法首次大幅度介入運動排行榜領域,自此以後,幾乎所有團隊和個人運動項目也都跟進。
在這兩天 ATP 最新推出的宣傳紀念影片中,他們說:「這一切都是套好的啦!」
他們請來“扮演”喬科維奇、穆雷、孟菲爾斯等球星的演員現身說法,告訴觀眾們這一切是怎麼運作的。
影片開始,扮演穆雷的演員,名叫 Fraser McKnight(這些取名都帶著趣味,比如,fraser 有誠實的意思)。他說:「其實觀眾們都不知道,這一切的球員、比賽都是寫好的劇本,就像是摔角和實境節目一樣。」
接著,ATP 訪談了編劇。編劇們在開會討論今年球季的故事線(story lines)。編劇說:我們很高興自己寫的劇本可以上演,這真是令人興奮的事。
「我們通常會在一年的開始先拿到劇本,我們必須努力讓一切看起來很自然。」扮演穆雷的角色繼續說:「你知道的,讓我們面對現實吧,人們很笨,他們什麼事都相信。」
扮演喬科維奇角色的演員,名叫 Bert Critchley(bert 有明亮高貴的意思),他說:「我參與這場名為 ATP 賽季的戲 16、17 年了,我試著融入 Novak 這個角色,我希望能讓觀眾們與這個角色產生情感共鳴。」
扮演孟菲爾斯的演員說:「我要很努力練習,因為在真實生活中我的協調性很差。」
扮演魯德的演員讚嘆製作團隊什麼細節都考慮到了,真的不可思議。扮演蒂姆和扮演魯布列夫的在錄音室錄後製音效。演員們在綠幕前錄製冠軍感言。還有西西帕斯,阿卡瑞茲等等,教練也是演員。
影片回到編劇團隊的討論室裡,如果仔細看,會發現討論板上寫著一些點子。比如,費德勒以特效合成的方式回歸、一位球僮贏得大師賽、喬科維奇失憶了、辛納換成在場上吃玉米等等。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族群,編劇們討論引進了一些年輕的演員,比如找來個小屁孩來演魯內。編劇說:「我們對這個球季充滿信心。我們有好劇情、好動作,我們有許多好演員...」
影片最後是喬科維奇對著鏡子練習撕破球衣的慶祝動作。
網球如戲,ATP 的這支宣傳影片,剛好在我們的春節期間推出,特別像是搞笑賀歲片。球星們串場展現演技,在幽默自嘲自己平時認真以待的網球之餘,也讓我們看見他們投入網球的真情。
輕鬆一下,祝大家新年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